太湖湖体综合治理对策的探讨

被引:23
作者
李文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关键词
太湖; 内部治理; 水生植被; 蓝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02 [];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太湖的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集水域内的污染源控制当然是根治太湖污染的首选措施。但要在短期内实现湖泊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好转,单依靠外污染源控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湖内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本文从湖泊生态学方面分析了影响太湖生态系统恢复的内部障碍,主要针对蓝藻灾害、城市水源污染、局部性水质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关键问题,本着标本兼治、效果为先、综合治理的原则,提出了恢复沿岸带水生植被、收获控制蓝藻、建立五里湖水源保障体系、局部清淤、改造养殖结构等内部治理方案,以期有助于太湖治理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富营养水体中沉水植物与浮游藻类相互竞争的研究 [J].
杨清心 .
湖泊科学, 1996, (S1) :17-24
[2]   太湖水华成因及控制途径初探 [J].
杨清心 .
湖泊科学, 1996, (01) :67-74
[3]   高密度网围养鱼对水生植被的影响及生态对策探讨 [J].
杨清心,李文朝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1) :83-88
[4]   东太湖围栏养殖及其环境效应 [J].
杨清心 ;
李文朝 ;
俞林 ;
魏军 .
湖泊科学, 1995, (03) :256-262
[5]   太湖水质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子的多元分析 [J].
蔡启铭 ;
高锡芸 ;
陈宇炜 ;
马生伟 ;
MartinDokulil .
湖泊科学, 1995, (02) :97-106
[6]   太湖梅梁湾口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及其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 [J].
蔡后建 ;
陈宇伟 ;
蔡启铭 ;
高锡芸 .
湖泊科学, 1994, (04) :340-347
[7]   环境因子对五里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J].
尹大强 ;
覃秋荣 ;
阎航 .
湖泊科学, 1994, (03) :240-244
[8]   五里湖营养状况及治理对策探讨 [J].
李文朝 ;
杨清心 ;
周万平 .
湖泊科学, 1994, (02) :136-143
[9]   改善太湖马山水厂水源区水质的物理-生态工程实验研究 [J].
濮培民 .
湖泊科学, 1993, (02) :171-180
[10]   几种高等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 [J].
俞子文 ;
孙文浩 ;
郭克勤 ;
余叔文 .
水生生物学报, 1992,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