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基于高压压水试验的岩体透水率变化研究
被引:12
作者:
黄勇
[1
]
周志芳
[1
]
傅胜
[2
]
胡大可
[2
]
李尚高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高压压水试验;
岩体透水率;
高压单位吸水量;
试段压入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23.1 [岩石性质及其测定];
学科分类号:
081503 ;
摘要:
在水利水电等地下工程的常规压水试验中,一般以1Lu(吕荣值)作为防渗灌浆结束的标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得到了迅速发展,也进行了相应的高压压水试验。对于高水头的水电工程,现场高压压水试验结果和常规压水试验结果对比发现,对于同一试验段,高压压水试验计算的岩体透水率反而比常规压水试验计算的透水率小,由此计算的岩体渗透系数也偏小,但在高压水作用下岩体渗透性会不同程度地增加。如果岩体透水率还用《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中的公式计算,则由于压力的增加计算的Lu变小,防渗的标准会相应提高。针对规范中岩体透水率的适用性问题,提出了基于高压压水试验的"高压单位吸水量"的概念,即在直径75mm、试段长度约5m的孔内高压压水试验中,围岩在设计水头(≥2MPa)作用下,单位长度上的压入流量,用DK表示,单位为L·min-1·m-1。基于这一概念,应用数值模型计算了岩体试段的压入量,通过与某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的实际岩体试段的压入量进行的对比,获得了最大压力为4MPa时,岩体注浆结束标准为2DK(0.5Lu)。因此,对于不同的高水头水电工程,隧洞注浆结束标准(高压单位吸水量)要根据设计水头进行调整,而不能以常水头那样始终以1Lu作为防渗结束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828 / 83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