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东部凹陷茨榆坨低位潜山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14
作者
查明
郝琦
吴孔友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辽河盆地; 茨榆坨低位潜山; 太古界; 油气运移;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潜山区域构造、断层活动期、油气生成期、成藏期的配置关系及断层封闭性特点 ,对辽河东部凹陷茨榆坨低位潜山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茨榆坨潜山为一典型的低位潜山构造带 ,其构造形态是一平行型背向传递带 ;储集层为太古界花岗岩 ,储集空间主要为构造裂缝及溶蚀孔隙 ,其发育程度受断层控制。采用原油族组成、类异戊二烯烃和萜烷等地化参数 ,对牛居长滩洼陷和茨榆坨地区的油气进行了油源对比 ,并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w(甾烷C2 9ααα2 0S) /w(2 0S +2 0R)和w(C2 9ββ) /w(ββ +αα)、正构烷烃主峰碳数、原油物性等指标 ,对油气运移过程中的运移效应进行了分析 ,确定潜山的油气来自牛居长滩洼陷。对油气运移通道条件与运移过程分析认为 ,茨东、茨西断层控制了油气在潜山内的运移和聚集 ,断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 ,油气向茨榆坨潜山的运聚具有氧化型成藏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0 +10-1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辽河盆地基岩潜山油藏裂缝型储层特征 [J].
肖淑蓉 ;
张跃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0, (02) :37-40
[2]   渤海湾盆地八面河地区潜山油气聚集 [J].
吕修祥 .
石油学报, 1999, (02) :31-37+4
[3]   断层侧向封闭模式及研究方法 [J].
付广 ;
张靖 ;
李庆章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8, (01) :42-46
[4]   辽河坳陷边台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分布特征 [J].
曾联波 ;
张吉昌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3) :18-21+116
[5]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构造及其含油气性分析.[M].陈全茂;李忠飞主编;.地质出版社.1998,
[6]  
裂谷盆地古潜山油藏与含油气系统.[M].李耀华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7]  
断陷盆地油气二次运移与聚集.[M].查明著;.地质出版社.1997,
[8]  
裂缝性潜山基岩油藏开发模式.[M].柏松章;唐飞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