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原油甾藿烷系列化合物地球化学再认识

被引:11
作者
南青云 [1 ]
刘文汇 [2 ]
腾格尔 [3 ]
范明 [3 ]
王晓锋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甾烷; 藿烷; 生物标志物; 塔河油田; 地球化学;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6.02.02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2 ;
摘要
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油气油源、成熟度、运移等领域研究中的一项得力工具。运用生物标志物色谱质谱技术,对比研究了塔河油田各油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中甾、藿烷系列化合物特征。研究表明,塔河油田为一由晚期成熟高、轻微改造的原油与早期成熟度低、遭受较强降解原油混合而成的复合油藏,该油藏各区原油C27—C29甾烷同系物以及C27—C29重排甾烷特征反映出该区不同成熟度原油来自同一母源,原油Ts/(Tm+Ts)、重排甾烷/规则甾烷和ββ/(ββ+αα)C29比值关系立体图指示出原油的充注方向,印证了“塔河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于南部的满加尔坳陷”这一论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2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塔里木盆地原油沥青质钌离子催化氧化及油源 [J].
马安来 ;
张水昌 ;
张大江 ;
卢桂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54-58
[2]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发现历程及其意义 [J].
黎玉战 ;
徐传会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2) :180-186
[3]   PVT分馏实验中甾、萜烷分子的行为 [J].
苏爱国 ;
张水昌 ;
韩德馨 ;
王延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93-95
[4]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运移 [J].
顾忆 ;
黄继文 ;
邵志兵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746-750
[5]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在运移方面的应用探讨 [J].
黄继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S1) :573-577
[6]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奥陶统油藏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J].
王敦则 ;
黎玉战 ;
俞仁连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2) :122-128
[7]   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原油混合作用半定量评价 [J].
杨杰 ;
黄海平 ;
张水昌 ;
陈发景 .
地球化学, 2003, (02) :105-111
[8]   用沥青质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判识生物降解油的油源 [J].
徐冠军 ;
张大江 ;
王培荣 .
科学通报, 2003, (04) :400-404
[9]   海相成油新理论与塔河大油田的发现 [J].
康玉柱 .
地质力学学报, 2002, (03) :201-206
[10]   生物降解原油中生物标志物组成的定量研究 [J].
包建平 ;
朱翠山 ;
马安来 ;
朱俊章 ;
张俊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2) :2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