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部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被引:52
作者
靖娟利
陈植华
胡成
王中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2] 贵州工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4] 贵州贵阳
关键词
中国西南部; 岩溶山区; 生态环境; 脆弱性; 层次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中国西南部岩溶山区属于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其地壳表层石漠化现象日趋严重。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适合该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判断的主要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这些关键因子对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程度的大小,并利用建立的模型对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综合的半定量评价。评价结果将其生态环境分为5类:极端脆弱区、严重脆弱区、中等脆弱区、轻度脆弱区、潜在脆弱区,并针对各脆弱区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生态防治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108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西南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研究 [J].
李阳兵 ;
谢德体 ;
魏朝富 ;
屈双荣 .
中国岩溶, 2002, (01) :27-31
[2]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 [J].
苏维词 ;
朱文孝 ;
不详 .
山地学报 , 2000, (05) :429-434
[3]   对南方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一些意见 [J].
袁道先 .
中国岩溶 , 2000, (02) :2-7
[4]   湘西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综合整治战略 [J].
王克林 ;
章春华 .
山地学报, 1999, (02) :30-35
[5]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J].
王让会 ;
樊自立 .
干旱环境监测, 1998, (04) :218-221+223
[6]   我国西南岩溶石山的环境地质问题 [J].
袁道先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7, (05) :41-43
[7]   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 [J].
牛文元 .
生态学报, 1989, (02) :97-105
[8]  
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 商务印书馆 , 刘燕华, 2001
[9]  
岩溶环境学[M]. 重庆出版社 , 袁道光,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