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抗争”与“隐性合谋”:城市新移民家庭策略的互动模式——以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的初中后教育选择为例

被引:8
作者
韩晓燕
文旻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隐性抗争; 隐性合谋; 家庭策略; 互动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受户籍制度影响,上海市流动人口家庭面临孩子的初中后教育选择问题。回去,意味着重新适应环境、重新调整学习;留下,意味着只能进入职校技校中专,无法在上海考大学。两种选择都需要这些家庭付出沉重的代价。本文沿着家庭策略理论的经典路径,寻找"危机-应对"的模式。同时,引入"隐性抗争"和"隐性合谋"两个概念,探索孩子在互动中的主体性,试图从理论视角将家庭策略具体化为孩子策略、父母策略以及策略之间的动态对抗性。为了弥补以往研究过于强调父母策略的不足,"隐性抗争"和"隐性合谋"注重孩子的主体视角,强调孩子的主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研究.[D].吴晓燕.华东师范大学.2009, 12
[2]  
城市新移民的孩子:家庭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初中后教育选择.[D].白娟.华东师范大学.2009, 01
[3]  
大萧条的孩子们.[M].(美)G.H.埃尔德(G.H.Elder)著;田禾;马春华译;.译林出版社.2002,
[4]   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初中后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难点分析 [J].
吴晓燕 ;
吴瑞君 .
教育学术月刊, 2009, (01) :47-49
[5]   从边缘到中心:十年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历程 [J].
于珍 .
教育导刊, 2008, (03) :13-15+29
[6]   都市农民工家庭化流动的社会效应及其对策初探 [J].
王培刚 ;
庞荣 .
湖北社会科学, 2003, (06) :67-68
[7]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感性选择 [J].
刘少杰 .
江苏社会科学, 2002, (02) :17-21
[8]   家庭策略研究的方法论──中国城乡家庭的一个分析框架 [J].
樊欢欢 .
社会学研究, 2000, (05) :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