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有代表性的半冬性与弱春性小麦品种各3个,在河南省22个生态试验点(北纬32°36°)种植,分析了2类小麦品种的不同发育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极显著影响。6个供试品种中,郑麦004产量最高(7 522.49 kg/hm2),豫麦50号产量最低(6 472.12 kg/hm2)。在河南省不同生态环境下,3个半冬性品种的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弱春性品种,千粒重极显著低于弱春性品种,而穗粒数极显著高于弱春性品种。据此,对河南省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