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岩溶研究进展与重要活动

被引:36
作者
蒋忠诚
裴建国
夏日元
张美良
雷明堂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岩溶学; 研究进展; “十一五”; 中国岩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十一五"期间,国际岩溶中心在我国桂林成立,岩溶研究在理论上与实践应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理论上,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现代自动化测试手段发展了岩溶动力学;新的学科生长点岩溶生态学不但揭示了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土壤质量变化与某些土壤营养元素形态的初步规律,而且选育了大量适合岩溶地区的名特优植物物种;全球变化研究探讨了岩溶水循环中溶解无机碳形式对全球碳汇的贡献,从多种气候替代指标深化了洞穴石笋的古环境记录研究;用新技术探索了岩溶地下水水质和水量的有效评价方法。应用上,形成的西南岩溶水、石漠化和水土流失调查区域性资料在国家目标和干旱找水重大社会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岩溶地区油气勘察形成典型地质模式,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申报成功,岩溶塌陷监测与预警新技术成功用于工程建设区塌陷的防治。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M].蒋忠诚;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2]  
岩溶峰丛洼地生态重建.[M].蒋忠诚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7,
[3]  
岩溶作用动力学与环境.[M].刘再华; (德) 德莱布莱特 (Dreybrodt;W.) ; 著.地质出版社.2007,
[4]  
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M].曹建华[等]著;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编];.地质出版社.2005,
[5]  
碳循环与岩溶地质环境.[M].袁道先;刘再华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6]  
中国岩溶学.[M].袁道先等 编.地质出版社.1994,
[7]   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研究 [J].
曹建华 ;
蒋忠诚 ;
杨德生 ;
裴建国 ;
杨慧 ;
罗为群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6) :1-7+20
[8]   岩溶动力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J].
袁道先 ;
章程 .
地球学报, 2008, (03) :355-365
[9]   “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对比分析 [J].
熊康宁 ;
肖时珍 ;
刘子琦 ;
陈品冬 .
中国工程科学, 2008, (04) :17-28
[10]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及其主要特征值统计 [J].
裴建国 ;
梁茂珍 ;
陈阵 .
中国岩溶 , 2008, (0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