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斑蝥素微球对兔肝动脉栓塞作用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李琦 [1 ]
范忠泽 [1 ]
孙珏 [1 ]
李先茜 [1 ]
刘晓华 [2 ]
Paul Heng [2 ]
张闽光 [3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肿瘤科
[2] 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学系
[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放射科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去甲斑蝥素; 栓塞; 微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0.5 [肿瘤治疗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鄄海藻酸/聚酸酐微球(NAPMS)对兔肝动脉的栓塞作用。方法新西兰兔18只,在DSA下,行肝动脉造影后,以8mg/kg的剂量经肝动脉注入NAPMS,注入后10min、1,7、14、21和30d各取3只再次造影,观察肝动脉栓塞情况,并处死,取心、肝、肾、脾、肺、胰、胃等组织,观察病理变化,同时作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结果兔肝动脉栓塞前,肝脏血管造影清晰,栓塞后10min造影,远端微血管消逝,肝动脉增粗、迂曲。介入栓塞后第1、7、14、21和30天造影远端血管均未显影。肝脏病理结果显示微球栓塞于肝窦前小动脉。栓塞后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AST,ALT均在栓塞后1d达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7d左右恢复正常水平(P>0.05)。栓塞后白细胞出现一过性升高,第3天达最高值,第7天接近正常水平(P>0.05)。结论去甲斑蝥素微球具有良好的肝动脉末梢栓塞作用,栓塞时间在1个月以上,是较理想的介入栓塞剂。
引用
收藏
页码:360 / 3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蜂毒素微球经动脉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实验研究 [J].
李琦 ;
刘晓华 ;
陈庆华 ;
凌昌全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02) :9-11
[2]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J].
李琦 .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1, (02) :95-96
[3]   药物微球与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J].
郝楠馨 ;
肖湘生 ;
韩希年 ;
欧阳强 ;
陈庆华 ;
陆伟根 .
肿瘤, 2000, (05) :375-378
[4]  
靶向给药制剂.[M].廖工铁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  
肝脏病学.[M].孙宏训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