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呼伦贝尔沙地的环境变化

被引:19
作者
曾琳
鹿化煜
弋双文
陈英勇
朱芳莹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地貌过程与环境实验室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呼伦贝尔沙地; 光释光; 空间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呼伦贝尔沙地保存的风沙层-古土壤沉积序列,是认识过去环境变化的重要地质记录。沙地沉积具有速率快、沉积与侵蚀并存的特点,因此,通过大量独立的光释光年代控制对不同的剖面进行拼接,可以重建沙地在千年尺度上干湿变化过程以及特征时期的边界。本文获得了呼伦贝尔沙地8个沉积剖面的47个光释光年代和近200个样品的环境代用指标数据,结合已发表文献资料,揭示了16ka以来呼伦贝尔沙地千年尺度的干湿变化,并估算了末次盛冰期(LGM)和全新世大暖期(HO)沙地流沙的边界。初步认为,LGM期间,呼伦贝尔沙地相对于现代沙带边界,最远向北移动了约60km,向东移动了约50km,并且南北沙带之间的区域全部沙化;LGM期间沙漠化面积达到22337km2,相对现代沙漠化面积扩大了约2.7倍。而在HO期间,整个沙地被植被所固定,发育砂质古土壤层,只在局部区域存在短暂的风沙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光释光测年揭示浑善达克沙地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J].
张小艳 ;
周亚利 ;
庞奖励 ;
鹿化煜 ;
黄春长 ;
周亮 ;
顾洪亮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3) :535-546
[2]   呼伦贝尔高平原全新世早晚期砂、土楔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J].
金会军 ;
常晓丽 ;
郭东信 ;
杨思忠 ;
何瑞霞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5) :765-779
[3]   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全新世剖面光释光年代及古气候意义 [J].
马冀 ;
岳乐平 ;
杨利荣 ;
孙蕗 ;
徐永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1) :120-129
[4]   石英光释光测年揭示的晚第四纪毛乌素沙地演化 [J].
何忠 ;
周杰 ;
赖忠平 ;
杨林海 ;
隆浩 ;
梁剑鸣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4) :744-754
[5]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of aeolian sand in the Otindag dune field and Holocene climate change[J]. Joseph MASON,James SWINEHART,Ronald GOBLE.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8(06)
[6]   中国北方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沙漠与黄土记录——以光释光年代为基础的直接对比 [J].
鹿化煜 ;
周亚利 ;
JMason ;
TStevens ;
弋双文 ;
JSwinehart .
第四纪研究, 2006, (06) :888-894
[7]   呼伦贝尔草原风蚀沙化的机理研究成果综述 [J].
张德平 ;
冯宗炜 ;
王效科 ;
胡日乐 .
中国沙漠, 2006, (02) :300-306
[8]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 [J].
靳鹤龄 ;
苏志珠 ;
孙良英 ;
孙忠 ;
张洪 ;
靳立亚 .
科学通报, 2004, (15) :1532-1536
[9]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季风区西北边缘沙漠演化研究 [J].
高尚玉 ;
王贵勇 ;
哈斯 ;
苏志珠 .
第四纪研究, 2001, (01) :66-71
[10]   前处理方法对黄土沉积物粒度测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23) :2535-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