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好发因素及干预方法

被引:18
作者
石海云
周平
机构
[1] 北京铁路总医院皮肤科
[2] 北京铁路总医院皮肤科 北京市
[3] 北京市
关键词
疱疹,带状; 神经痛; 干预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52.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常见且较难治疗,探讨其好发因素及干预方法非常有意义。方法:对2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及113例未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康复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好发因素可能为原发病治疗欠及时、疗程较短、未合并使用激素及有特殊伴随疾病等。结论:对原发病尽早并足够疗程的治疗及适量使用激素,同时积极控制伴随疾病应是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干预方法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86
页数: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急性带状疱疹伴神经痛两种疗法效果比较 [J].
张宽平 ;
杨天德 ;
史忠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16) :2421-2421
[2]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评价 [J].
杨森 ;
林国书 ;
周文明 ;
刘盛秀 ;
王红艳 ;
张学军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2, (02) :33-34
[3]   121例住院病人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J].
阳元珠 ;
万苗坚 ;
黄怀球 ;
廖醒欢 ;
区风仙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 (04) :91-92
[4]   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理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J].
陈扬 .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2, (01) :49-51
[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J].
马俊红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6) :573-575
[6]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和临床进展 [J].
薛明喜 ;
熊源长 .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1, (02) :99-102
[7]   国产泛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J].
林麟 ;
陈祥生 ;
崔盘根 ;
余碧娥 ;
王玮臻 ;
唐素华 ;
章伟 ;
陆春 ;
傅雯雯 ;
陈春梅 ;
万苗坚 .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 (01)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