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公信力再探:公信力评价个人层面效果分析

被引:26
作者
沈菲 [1 ]
张志安 [2 ]
机构
[1]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
[2]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媒介可信度; 媒介公信力; 媒介表现评价; 测量效度; 政治态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析我国受众的媒介公信力评价,以及公信力评价对公民政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同时比较媒介可信度与媒介表现这两个常用的媒介公信力指标对四个因变量的预测效度。数据分析显示:1)电视仍然是公信力最高的媒介形式,互联网的可信度仅高于杂志;2)媒介公信力评价与社会问题感知、政治犬儒主义情绪、对新闻深度处理策略和个人意见表达均有显著关系;3)媒介表现评价对四个因变量的解释力度大于媒介可信度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微博与传统媒体相对公信力的比较——基于成都报纸读者的调查数据 [J].
张洪忠 ;
蒋淑君 .
新闻研究导刊, 2012, (03) :52-54
[2]   媒介可信度与媒介公信力概念辨析 [J].
刘琼 .
东南传播, 2010, (07) :11-12
[3]   新媒介公信力考察——基于全国十大城市网络、手机调查数据的分析 [J].
张洪忠 ;
季娇 .
当代传播, 2010, (04) :76-77
[4]   我国官方传播渠道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公信力研究 [J].
于丹 ;
张洪忠 ;
杨东菊 .
国际新闻界, 2010, 32 (06) :91-98
[5]   概念及概念阐释在未来中国传播学研究中的意义 [J].
郭中实 .
新闻大学 , 2008, (01) :8-11
[6]   解析中国媒介新闻可信度 [J].
廖圣清 ;
李晓静 ;
张国良 .
新闻大学, 2007, (04) :66-73
[7]   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基于中国首次传媒公信力全国性调查的报告 [J].
喻国明 ;
张洪忠 ;
靳一 .
新闻与写作, 2007, (07) :25-26
[8]   西方“媒介可信度”研究述评(下) [J].
李晓静 .
新闻大学 , 2007, (02) :52-60
[9]   媒介公信力:判断维度量表之研究——基于中国首次传媒公信力全国性调查的建模 [J].
喻国明 ;
张洪忠 ;
靳一 .
新闻记者, 2007, (06) :12-15
[10]   给北京主要媒介公信力打多少分 [J].
喻国明 ;
靳一 .
新闻与写作, 2007, (06)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