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妇女阴道炎发病情况及病原菌调查

被引:13
作者
沈醒杭
机构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西妇科
关键词
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 真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4.25 [妊娠并发症];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了解孕期妇女阴道炎发病情况及病原菌感染分布,为临床防治孕期阴道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期妇女328例作为研究对象(孕妇组),其中115例为早孕组,104例为中孕组,109例为晚孕组,并且选取同期门诊行体检的育龄期妇女100例作为对照(非孕组),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确定有无滴虫性阴道炎(TV)、真菌性阴道炎(VVC)、细菌性阴道炎(BV)。结果孕妇组阴道炎发病率29.57%,非孕组发病率19.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感染病原菌不同,孕妇组TV、VVC、BV感染率分别为2.44%、8.54%、18.60%,非孕组感染率分别为5.00%、6.00%、8.00%,TV、VVC感染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V感染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炎发病率早孕组29.57%,中孕组29.81%,晚孕组29.36%,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孕组TV、VV、BV感染率分别为0.87%、9.57%、19.12%,中孕组感染率分别为2.88%、9.62%、17.31%,晚孕组感染率分别为3.67%、6.42%、19.27%,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与非孕组阴道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V、VVC、BV感染率在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与非孕组之间分别比较,TV、VVC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妇女阴道炎发病率较非孕妇女有所增加,并且以BV感染率升高更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367 / 23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下生殖道感染与妊娠结局 [J].
何锋云 .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02) :312-313
[2]   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检测与不良妊娠结局分析 [J].
夏淑琦 ;
李仁良 ;
林胜兰 ;
潘利琴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 (05) :1203-1204
[3]   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调查 [J].
黄春玉 ;
王蕊 ;
姚路 .
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28) :4101-4104
[4]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阴道局部免疫环境变化 [J].
崔颖 ;
王少为 .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9, 20 (03) :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