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南丘陵地区中小城市适度组团发展模式的探讨

被引:4
作者
谭振锋 [1 ]
魏春雨 [1 ]
徐海燕 [2 ]
机构
[1]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2]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发展模式; 例证分析; 小而优; 丘陵地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0.08.005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湖南丘陵地区的中小城市大多具有面山环水、城市建设用地局促、"整体集中、局部分散"为主的空间发展特征。随着产业转移的到来,作为重要产业承接地的湖南省中小城市必将面临城市用地结构及其空间形态的改变。从城市现状特征出发,采取例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湖南多个中小城市空间扩展方向的研究,提出建立"小而优"的适度组团式发展模式,以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为湖南丘陵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探求一些空间形态优化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10 / 13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武汉城市圈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J].
丁莹 .
特区经济, 2009, (07) :172-173
[2]   对湖南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建议 [J].
丁永志 ;
刘兴堂 .
经营与管理, 2009, (06) :73-74
[3]   基于珠江河口变迁对广州南沙空间发展模式探讨 [J].
曹丰林 .
规划师, 2009, (06) :68-71+76
[4]   浅论生态优先的发展模式——河源市的实践与思考 [J].
刘培明 ;
王星辉 .
现代乡镇, 2009, (05) :37-40
[5]   四川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
李晓菊 ;
刘叶 .
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0) :57-57
[6]   关于紧凑型城市的思考 [J].
于立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1) :87-90
[7]   产业集群对中小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城市为例 [J].
王世营 ;
蔡军 .
城市规划, 2006, (07) :42-47
[8]   功能组团格局城市道路网规划研究 [J].
叶彭姚 ;
陈小鸿 .
城市交通, 2006, (01) :36-41
[9]   城市产业集群用地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城市为例 [J].
王世营 .
规划师 , 2005, (04) :80-83
[10]   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 [J].
潘伟志 .
生产力研究, 2004, (10) :119-1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