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以苏锡常地区为例

被引:11
作者
刘俊
陆玉麒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动态演变; 苏锡常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利用1996~2007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变化强度、相对变化率及景观生态学角度,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地扩展迅猛,城镇加速蔓延,从而导致区内耕地面积锐减,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则逐年上升,交通用地的变化幅度及动态度最大;各用地类型的变化强度在此期间呈一定波动,除牧草地外,交通用地历年的变化强度之和最大,其次为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其他农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用地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渐趋稳定;各市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他农用地的变化幅度及相对变化率差别不大,而园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及未利用地的变化幅度及相对变化率区域差异较大,且三市园地、牧草地及未利用地的变化方向不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湖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J].
胡贤辉 ;
张霞 ;
杨钢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1) :43-46
[2]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J].
张健 ;
濮励杰 ;
彭补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5) :578-583
[3]   近2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J].
张健 ;
陈凤 ;
濮励杰 ;
韩书成 ;
叶浩 ;
彭补拙 .
资源科学, 2007, (04) :61-69
[4]   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闫小培 ;
毛蒋兴 ;
普军 .
地理学报, 2006, (06) :613-623
[5]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绩效分析 [J].
周峰 ;
濮励杰 ;
彭补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392-400+501
[6]   GIS支持下的岷江上游流域景观格局分析 [J].
叶延琼 ;
陈国阶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1) :112-115
[7]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J].
万荣荣 ;
杨桂山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3) :298-303
[8]   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王艳君 ;
姜彤 ;
吕宏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2) :168-172
[9]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章波 ;
濮励杰 ;
黄贤金 ;
周青 ;
吕敏眸 ;
李宪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28-33
[10]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