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窗超过3h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观察

被引:11
作者
李思睿 [1 ]
章军建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CT室
[2]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
关键词
动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 时间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评价时间窗超过3 h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法国南锡大学中心医院神经影像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时间窗均达到或超过3 h,颈内动脉系统卒中时间窗不超过6 h,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时间窗不超过24 h,昏迷不超过6 h),行动脉内药物联合机械溶栓治疗,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7例患者闭塞血管达到完全再通,7例达到部分再通,另有2例闭塞血管未再通,再通率为87.5%。患者动脉溶栓后与溶栓前NIHSS评分比较明显降低。时间窗大于5 h的前循环系统闭塞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无改善,与时间窗较短患者相比较,出院时mRS评分明显较高。5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溶栓前后NIHSS评分无改善,与9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2例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相比预后较差。4例患者溶栓后24 h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为颈内动脉闭塞,1例死亡。1例溶栓后发生血管再闭,但因侧支循环血流丰富,最终临床预后仍较好。结论对于时间窗超过3 h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可使闭塞血管达到较高的再通率,短期内使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结局。临床应用动脉溶栓时应注意个体化选择性治疗,评价其疗效需结合时间窗、血管闭塞部位、侧支循环、并发症等因素,避免出血等并发症。
引用
收藏
页码:436 / 44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J].
周志明 ;
徐格林 ;
刘新峰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9, (12) :1294-1296
[2]   Current and Future Use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J].
Elijovich, Lucas ;
Chong, Ji Y. .
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 2010, 12 (05) :316-321
[3]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schaemic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2008 .2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ESO) Executive Committee,ESO Writing Committee. Cerbrovasc Dis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