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蚜虫疠霉对云南省不同地区烟蚜的生物测定

被引:5
作者
李正跃
桂富荣
张青文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北京
[4] 云南 昆明
[5] 北京
关键词
新蚜虫疠霉; 生物测定; 烟蚜;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5.01.009
中图分类号
S435.72 [烟草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用"孢子浴"法将人工培养的新蚜虫疠霉对云南4个不同地区的烟蚜接种进行定量生物测定(25℃,光周期为L: D 12:12,RH 85%),每组包括8个剂量(0.32-51.77个分生孢子/mm2),每剂量处理烟蚜60头,逐日观察记录死亡 数至第8 d。结果表明,无论从剂量效应还是时间效应看,新蚜虫疠霉均具有强毒杀蚜特性。接种的前3 d为新蚜虫 疠霉的潜伏期,第4-6 d是对烟蚜的致死高峰期。新蚜虫疠霉引发不同地区烟蚜死亡的起始时间差别不大,经时 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表明,4地区烟蚜处理的LD50值差异不大,随时间变化趋势线在斜率和截距上也没有 明显区别。说明供试菌种对来自不同地区烟蚜种群的毒力无明显差异,目前尚不存在抗性烟蚜种群。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54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云南烟蚜的抗药性差异研究初报 [J].
吴兴富 ;
刘光辉 ;
邓建华 ;
叶佳伟 ;
宋春满 ;
宋昆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74-77
[2]   飞虱虫疠霉分生孢子在桃蚜体壁上的附着与入侵 [J].
冯明光 ;
徐均焕 .
菌物系统, 2002, (02) :270-273+305
[3]   云南不同烟区烟蚜解毒酶与靶标酶活力的比较 [J].
宋春满 ;
李天飞 ;
邓建华 ;
高家合 ;
吴兴富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3) :252-254
[4]   烟田烟蚜种群数量时空动态研究 [J].
陈斌 ;
李正跃 ;
孙跃先 ;
严乃胜 ;
许若清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311-316
[5]   飞虱虫疠霉和新蚜虫疠霉对桃蚜的毒力比较 [J].
冯明光 ;
徐均焕 ;
许谦 ;
刘志强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225-228
[6]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取代机率分析技术 [J].
冯明光 .
昆虫知识, 1998, (04) :233-237
[7]   新蚜虫疠霉与豌蚜在不同季节性光周期及恒变温组合下的互作反应 [J].
冯明光 ;
T.J.Poprawski .
昆虫学报, 1998, (02)
[8]   迁徙蚱蜢经口器摄入感染球孢白僵菌的时间与剂量效应 [J].
冯明光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5) :9-16
[9]   球孢白僵菌对七种蚜虫的感染反应——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 [J].
冯明光 ;
唐启义 ;
胡国成 ;
黄世文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6, (01) :22-33
[10]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