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淮阳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变质作用特征及其P—T—t轨迹

被引:4
作者
周高誌,田永富,韩守荣
机构
[1] 湖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
关键词
南淮阳,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退化变质作用,蓝片岩相,高压榴辉岩相,超高压榴辉相,P—T—t轨迹;
D O I
10.16536/j.cnki.issn.1671-1211.1996.01.002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淮阳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是秦岭—大别碰撞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仅广泛发育着蓝片岩、高压榴辉岩、超高压榴辉岩和具有由南向北渐次展布的空间分布结构,而且还有一系列同斜褶皱、逆冲断层和强烈构造形变作为同变质期的主要构造特征。其间高压—超高压变质形成于中朝、扬子大陆碰撞对接阶段,而在构造抬升时期则有强烈的退化变质发生,它们共同组成一条顺时针型P—T—t轨迹,反映了南淮阳—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变质作用特征及其与构造演化的相互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5+1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别山地区柯石英榴辉岩变质作用的P-T-t轨迹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张泽明 ;
游振东 .
地球科学, 1992, (02) :141-149+243
[2]   大别山腹地燕山期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J].
陈廷愚 ;
牛宝贵 ;
刘志刚 ;
富云莲 ;
任纪舜 .
地质学报, 1991, (04) :329-336+389
[3]   大别山东段高压变质岩中的金刚石 [J].
徐树桐 ;
苏文 ;
刘贻灿 ;
江来利 ;
季寿元 ;
A. I. Okay ;
A.M.C. Sengor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17) :1318-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