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陕西长武黄土剖面S1—L4土层入渗率与成因
被引:4
作者:
赵景波
[1
,2
]
阴雷鹏
[1
]
刘护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黄土渗透性;
空隙度;
隔水层;
含水层;
陕西长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根据渗水实验、空隙度,粒度和磁化率等测定,研究了长武黄土剖面S1-L4土层的渗透性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长武黄土与红褐色古土壤前20min入渗速率大,变化大,为剧变入渗速率阶段,20min之后入渗速率变化较小,为弱变入渗速率阶段。黄土层入渗率较大,所研究的3层黄土平均入渗系数为2.02mm/min,红褐色古土壤层入渗率较低,所研究的3层古土壤平均入渗系数为0.71mm/min。黄土层空隙度较高,含水空间发育较好,利于构成含水层。红色古土壤层空隙度较低,含水空间发育较弱,利于构成隔水层。由于红褐色古土壤也有一定的渗透性,其隔水性较弱,这是黄土地下水具有多层性的原因。磁化率与粒度成分分析表明,黄土层与红褐色古土壤层渗透性、含水空间与隔水性的差异主要是冰期与间冰期的气候变化决定的成壤作用强弱造成的。研究表明第四纪气候变化对黄土地层土壤水和地下水资源富集条件、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在黄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