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DA+FEM)方法数值模拟1975年海城、1999年岫岩地震发生的过程

被引:2
作者
张瑞青
魏富胜
乔成斌
林邦慧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3]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北京
[4] 中国北京
关键词
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 数值模拟; 地震破裂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8 [实验地震学、地震模拟试验];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FEM), 数值模拟了华北地区各地块相互制约构造环境中发生的1975年海城地震及1999年岫岩地震的过程. 通过对岫岩前震及近期余震分布图象的研究, 以及前人对海城地震的研究, 提出了海城、岫岩地震发震构造块体模型. 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两次地震释放的主应力变化、最大剪应力变化等值线图, 地震前后位移变化矢量图, 及发震断层滑移随时间的变化, 分别与相应地震的震源机制、宏观等震线、发震断层的走滑性质等的结果基本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0+237 +2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数值流形方法与非连续变形分析.[M].(美)石根华著;裴觉民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  
海城地震.[M].蒋凡编著;.地震出版社.1978,
[3]  
1976年唐山大震发生对华北地区各地块运动与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白武明;林邦慧;陈祖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 S1
[4]   1966年以来华北地区一系列七级大震破裂过程的数值模拟 [J].
陈祖安 ;
白武明 ;
林邦慧 ;
王新华 ;
许国凯 ;
张瑞清 ;
黄为清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3) :373-381
[5]   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5.4级地震序列的破裂过程研究 [J].
陈学忠 ;
盖增喜 ;
周仕勇 ;
郭铁栓 ;
朱令人 .
地震学报, 2001, (06) :659-662
[6]   岫岩-海城MS5.4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特征 [J].
张萍 ;
蒋秀琴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1, (02) :76-82
[7]   岫岩-海城MS5.4地震序列空间分布特征的探讨 [J].
张群 ;
潘科 ;
张海莹 ;
王淑辉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1, (02) :83-91
[8]   1976年唐山地震震源动力过程的数值模拟 [J].
蔡永恩 ;
何涛 ;
王仁 .
地震学报, 1999, (05) :469-477
[9]   由大量的地震资料推断的我国大陆构造应力场 [J].
许忠淮 ;
汪素云 ;
黄雨蕊 ;
高阿甲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6) :636-647
[10]   不对称双侧破裂过程的研究及其在海城地震的应用 [J].
林邦慧 ;
陈运泰 ;
魏富胜 ;
李志勇 ;
不详 .
地震学报 , 1979, (02) :13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