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规避、被冷落的劳动合同法及其出路——劳动关系调整中国家行政主导取向之检讨

被引:7
作者
冯同庆 [1 ,2 ]
机构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劳工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政府行政; 劳动关系基本主体; 企业; 劳动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2 [劳动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劳动合同法是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而最近完成的实证调查表明,其实施之初被规避、被冷落的现象便十分突出。尽管其原因十分复杂,在立法取向上沿袭国家行政主导则是基本原因。现在回过头来看,认真地加以检讨是十分必要的。劳动合同与中世纪的租约、计划体制下的隐性契约不同,其基本主体是企业和劳动者,政府作为辅助主体的介入不能简单地沿用以往行政一方主导的路径。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但是,这需要从理念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上进行补救的工作。包括营造相关的法制环境,培育相关的法律诚信,提供相关的施法技术等。也就是说,应该循着更为开放的路径来实施劳动合同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循着更为开放的路径实施《劳动合同法》——避免可能的双赢导致事实的双输 [J].
冯同庆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8, (02) :15-17
[2]   劳动合同立法:寻求适用的立法取向 [J].
冯同庆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6, (05) :1-4
[3]   非正规就业中的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研究 [J].
吕茵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 2006, (02) :18-21
[4]   深圳经济特区劳动关系的演变及启示 [J].
张建武 ;
李永杰 .
特区经济, 2003, (06) :38-41
[5]   产权明晰前后的劳动关系变化分析 [J].
李永杰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1) :79-83+190
[6]  
灵活用工与弹性就业机制.[M].杨燕绥;赵建国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7]  
劳动法新论.[M].杨燕绥等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8]  
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国际比较研究.[M].杨燕绥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9]  
新社会契约论.[M].[美]麦克尼尔(Ian R·Macneil) 著;雷喜宁;潘勤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