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农田微集水种植产流蓄墒扩渗特征研究

被引:24
作者
李永平 [1 ]
贾志宽 [2 ]
刘世新 [1 ]
韩清芳 [2 ]
机构
[1]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微集水种植; 产流效率; 蓄墒率; 入渗特征; 宁南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宁南不同生态区的旱作农田,对秋作物和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设置不同微集水种植带型,系统测定生长期和非生产期不同时段和不同部位的土壤蓄水增墒效应、产流效率、蓄墒效率、垄沟系统产流入渗特征等。分析结果表明:秋作物和苜蓿牧草采用微集水种植,能显著提高农田蓄水增墒保墒作用;作物生长期微集水种植较露地种植方式0~2 m土层多增蓄水分78.0~136.7 mm,其中非生产(休闲)季节同层多贮水量24.8~49.2mm;土壤蓄墒期微集水种植蓄墒率达到43.3%62.4%,提高蓄墒效率51.0%83.7%。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半干旱地区膜垄和土垄的集雨效率和不同集雨时期土壤水分比较 [J].
王琦 ;
张恩和 ;
李凤民 .
生态学报, 2004, (08) :1820-1823
[2]   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农田水分调控效果模拟研究 [J].
韩清芳 ;
李向拓 ;
王俊鹏 ;
蒋骏 ;
丁瑞霞 ;
刘正辉 ;
贾志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78-82
[3]   宁南半干旱地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J].
王俊鹏 ;
马林 ;
蒋骏 ;
贾志宽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3-5
[4]   旱坡地截流蓄水种植沟耕作技术及其水肥效益研究 [J].
李永平 ;
秦爱红 ;
穆兰海 ;
吕廷会 ;
上官周平 .
水土保持通报, 1997, (05) :1-6
[5]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旱作农田沟垄径流集水蓄墒效果与增产效应研究 [J].
李军 ;
王龙昌 ;
孙小文 ;
王立祥 ;
不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7, (01) :19-23+87
[6]  
中国北方旱区农业.[M].信乃诠;王立祥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