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纤维强度的形成机理与改良途径

被引:33
作者
刘继华,尹承佾,于凤英,孙清荣,王永民,贾景农,边栋材,陈学留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天津纺织工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东省聊城地区棉办
关键词
纤维强度;结晶度;晶粒尺寸;晶区取向参数;螺旋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棉花纤维强度(力)的形成机理与改良途径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种间、品种间成熟纤维的强度差异主要取决于:(1)纤维发育过程中,纤维素沉积与超分子结构变化的配合性;(2)纤维加厚发育初期,晶区取向分布角ψ和螺旋角的初始差异而导致的成熟纤维晶区取向参数差异,并有To=Tkcosψ的理论关系;(3)纤维加厚发育初期,取向分散角α的初始差异与变化规律。二倍体栽培棉种螺旋角特别小,对提高陆地棉与海岛棉纤维强度有重要作用。纤维强度的遗传改良主要应依赖晶区取向参数,特别是螺旋角的优化。通过外界因素调控,可影响纤维素沉积与超分子结构变化的配合性,提高陆地棉纤维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棉花成熟纤维强度差异机制的研究 [J].
刘继华,尹承佾,于凤英,杨洪博 ;
贾景农,边栋材 .
棉花学报, 1994, (04) :201-205
[2]   棉花纤维超分子结构参数的遗传分析 [J].
刘继华 ;
尹承佾 ;
王永民 ;
于凤英 ;
贾景农 ;
边栋材 .
作物学报, 1994, (03) :375-380
[3]   棉花纤维素沉积特性的遗传分析 [J].
刘继华 ;
尹承佾 ;
于凤英 ;
陈学留 .
核农学报, 1993, (02) :117-120
[4]   棉纤维微观结构差异与纤维强度的关系 [J].
贾景农 ;
边栋材 ;
闻艳萍 ;
赵雪 ;
刘继华 ;
尹承佾 ;
于凤英 .
纺织学报, 1992, (05) :9-12+8
[5]   棉花纤维素累积与高强纤维的形成 [J].
刘继华 ;
尹承佾 ;
孙清荣 ;
王永民 ;
于凤英 ;
陈学留 .
核农学报, 1991, (04) :205-209
[6]   略论超分子结构与纤维强度的关系 [J].
刘继华 ;
尹承佾 ;
于凤英 ;
贾景农 ;
边栋材 .
纤维标准与检验, 1991, (08) :14-16
[7]   棉纤维强度均一性的超分子结构基础 [J].
刘继华 ;
于凤英 ;
尹承佾 ;
贾京农 ;
边栋材 .
纤维标准与检验, 1990, (11) :18-19
[8]   棉花纤维强度及其形成机制 [J].
刘继华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2) :98-104
[9]   棉纤维结晶度和横向晶粒尺寸的X射线衍射法测定 [J].
胡恒亮 ;
穆祥祺 ;
贾景农 ;
边栋材 .
纺织学报, 1984, (07) :426-429+387
[10]  
纺织材料学[M]. 纺织工业出版社 , 姚穆等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