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两个趋异类型羊草无性系种群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27
作者
杨允菲
郑慧莹
李建东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长春,北京,长春
关键词
羊草; 趋异类型; 分蘖株; 根茎; 营养繁殖; 年龄结构; 无性系种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松嫩平原上羊草(Leymus chinensis(Tzvel.)Tzvel.)有两个趋异类型:灰绿型和黄绿型。两个类型羊草的分蘖节一般均存活2~4年,最多可存活5年;根茎一般存活2~3年,最多可存活4年。两个类型无性系种群的分蘖株均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根茎的累积长度,灰绿型为18035cm/m2,黄绿型为21218cm/m2,其中,均以1、2龄占绝对比重。两个类型均以1龄分蘖株生产力最大,至3龄分蘖株明显减小;各龄根茎的生物量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直线下降;1龄根茎的营养繁殖力甚强,至8月中旬所形成的芽数均已远远多于地上全部分蘖株数;2龄根茎尚存在较小的营养繁殖潜力,3、4龄根茎均已丧失了营养繁殖力。两个类型羊草无性系种群都是通过根茎芽补充更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058 / 10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羊草种群年龄结构及无性繁殖对策的分析 [J].
杨允菲 ;
刘庚长 ;
张宝田 .
植物学报, 1995, (02) :147-153
[2]   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无性系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J].
王昱生 .
生态学报, 1993, (04) :291-299
[3]   松嫩平原天然羊草种群结实器官性状的波动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 [J].
杨允菲 ;
祝玲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3, (06) :472-479
[4]   羊草种群无性系生长格局的研究 [J].
王昱生 ;
李景信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2, (03) :234-242
[5]   松嫩平原羊草种群营养繁殖的季节动态及其生物量与密度关系的分析 [J].
杨允菲 ;
张宝田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2, (06) :443-449
[6]   羊草种群种子生产的初步研究 [J].
杨允菲 ;
祝廷成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89, (01) :73-78
[7]   不同生态条件下羊草种群种子生产的探讨 [J].
杨允菲 ;
祝廷成 .
生态学报, 1988, (03) :256-262
[8]   羊草种群地上部生物量形成规律的探讨 [J].
李月树 ;
祝廷成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3, (04) :289-298
[9]  
中国饲用植物志[M]. 农业出版社 , 贾慎修等 主编, 1987
[10]  
植物生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潘瑞炽,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