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弧形砂质海岸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5
作者
戴志军
李春初
王文介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上海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4] 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海洋动力学; 形成机制; 华南; 弧形砂质海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14 [海岸泥沙流];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对华南弧形砂质海岸体系的沉积环境、动力及其泥沙供给等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华南弧形砂质海岸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域背景、陆架物质供应量、水动力条件、海平面变化等.其中,陆架供沙是弧形砂质海岸形成的主导因子,海面上升致使大量泥沙存在向岸运动的趋势;波浪则是叠加在这种趋势上促使泥沙向岸运动的动力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华南弧形海岸岸线形态与地貌发育模式 [J].
戴志军 ;
李春初 .
地理学报, 2004, (05) :738-744
[3]   河流输沙与中国海岸线变化 [J].
李从先,张桂甲 .
第四纪研究, 1996, (03) :277-282
[4]   华南海岸沙坝瀉湖型潮汐汊道口门地貌演变 [J].
张乔民,陈欣树,王文介,宋朝景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5, (02) :69-77
[5]   华南海岸动力地貌体系 [J].
袁家义 ;
赵焕庭 ;
陆铁松 ;
宋朝景 ;
张乔民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2, (01) :72-81
[6]   华南入海河流泥沙及其对海岸和陆架的影响初探 [J].
王文介 .
泥沙研究, 1986, (04) :27-36
[7]   粤西水东沙坝潟湖海岸体系的形成演化 [J].
李春初 ;
罗宪林 ;
张镇元 ;
陈耀泰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6, (20) :1579-1582
[8]   华南港湾海岸的地貌特征 [J].
李春初 .
地理学报, 1986, (04) :311-320
[9]   我国主要河流入海径流量、输沙量及对沿岸的影响 [J].
程天文 ;
赵楚年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4) :460-471
[10]   近代大陆架海侵式沉积模式的探讨 [J].
林禾杰 ;
黄杏珍 ;
潘中海 ;
李承先 .
海洋与湖沼, 1984, (02) :17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