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互动发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被引:46
作者
唐承丽 [1 ]
吴艳 [2 ,3 ]
周国华 [1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群; 开发区; 互动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的协同发展是实现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梳理了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互动机制。认为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产业集群和开发区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群为开发区和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生产要素、服务和市场;开发区是城市群的创新创业高地与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群的重要生产功能区;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推动开发区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共享着城市群的资源与服务,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与创新,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延伸、耦合与创新,与城市群形成生产要素、市场交易、创新与服务等方面的多维度相互作用,最终实现三者的协同发展。基于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规模、结构、职能和创新等4个方面的17个指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案例区,对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两大变量组进行了互动因素与强度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已形成有效互动。其中,城市群通过经济规模、城市结构、创新投入与产出、服务职能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经济规模、产业集聚、经济效益与产业创新,以及开发区的建设品质、产业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发展。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与创新效率的提高,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规模、效益协同开发区效率的提升,强化了城市群规模、结构、创新与职能的发展。(2)长株潭城市群通过经济规模、结构、创新与服务四类因子,对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产生了全面的促进作用,但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并未完全协同地促进城市群发展。(3)要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效益与开发区的效率,加强其对城市群发展与繁荣的支撑作用,全面实现三者的多维良性互动,提高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30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的整合发展 [J].
唐承丽 ;
唐凯 ;
周国华 ;
周文丝 .
经济地理, 2012, 32 (03) :63-68+81
[22]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J].
陆根尧 ;
符翔云 ;
朱省娥 .
中国软科学, 2011, (12) :101-109
[23]   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 [J].
方创琳 ;
关兴良 .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1011-1022
[24]   技术来源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生产率——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中国数据实证研究 [J].
孙玮 ;
王九云 ;
成力为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7) :1088-1093+1076
[25]   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发展战略 [J].
喻春光 ;
刘友金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06) :128-131
[26]   中国城市开发区群的发展与演化——以南京为例 [J].
王兴平 ;
许景 .
城市规划, 2008, (03) :25-32
[27]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企业邻近与集聚辨析 [J].
王缉慈 .
中国软科学, 2005, (12) :91-98
[28]   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基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统计回归 [J].
郭曦 ;
郝蕾 .
南开经济研究, 2005, (04) :34-40+46
[29]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效果分析 [J].
胡新智 .
管理评论, 2005, (07) :20-26+63
[30]   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 [J].
官建成 ;
何颖 .
科学学研究, 2005, (02) :26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