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态模型支持下的“生态优先”城乡规划方法

被引:3
作者
陶陶 [1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2]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多因子评价; 数字生态模型; “生态优先”; 城乡规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803 ; 0833 ;
摘要
生态安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使生态用地作为应对生态问题和城市建设的契合点而跃上我国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的主流话语平台,"生态优先"正逐步成为城乡规划和区域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则。将GIS栅格模型引入生态用地研究,通过构建生态服务价值多因子评价模型,研制生态服务价值栅格专题地图,实现生态服务价值的综合计算和栅格化管理。建立数字生态模型,用三维虚拟空间表现生态服务价值在城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实现城乡生态用地的识别与分类,并形成可辅助城乡规划决策的数字生态基底。该数字生态基底为规划城市发展预留用地和保留重要生态用地提供数据基础,从空间上和体量上做到城乡生态用地的一体化协调布局和城乡生态资源互补,并通过对城乡规划的生态评价,使"生态优先"原则贯穿城乡规划的全过程。促使城乡规划在保证城乡优质生态服务的同时,为城市提供必要的生长空间,引导城市的合理建设和理性扩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反规划”理念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宋真真.华中农业大学.2011, 05
[2]  
城市生态用地景观格局现状分析、评价与优化对策.[D].曾招兵.南京农业大学.2008, 08
[3]  
Application of land suitability analysis and landscape ecology to urban greenspace planning in Hanoi; Vietnam.[J].Pham Duc Uy;Nobukazu Nakagoshi.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07, 1
[4]  
Classific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J].Ken J. Wallace.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07, 3
[5]   中小尺度生态用地规划方法 [J].
荣冰凌 ;
李栋 ;
谢映霞 .
生态学报, 2011, 31 (18) :5351-5357
[6]   基于RS和GIS的河谷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J].
黄会平 ;
王永兵 ;
冯小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6) :229-232+237+248
[7]  
长沙市城市生态用地的定量分析及优化.[J].李晓丽;曾光明;石林;梁婕;蔡青;.应用生态学报.2010, 02
[8]   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 [J].
俞孔坚 ;
王思思 ;
李迪华 ;
乔青 .
城市规划, 2010, 34 (02) :19-24
[9]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的生态用地研究——以北京市东三乡为例.[J].俞孔坚;乔青;李迪华;袁弘;王思思;.应用生态学报.2009, 08
[10]   黑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人口承载力分析 [J].
高永刚 ;
赵先丽 ;
温秀卿 ;
郭立峰 ;
李宇光 ;
王秋京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07) :23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