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人口承载力分析

被引:2
作者
高永刚 [1 ]
赵先丽 [2 ]
温秀卿 [1 ]
郭立峰 [1 ]
李宇光 [1 ]
王秋京 [1 ]
机构
[1]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黑龙江省; 陆地生态系统; 生产力; 人口承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人口承载力是生态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利用黑龙江省气象、陆地生态系统面积、畜禽和水产品产量等资料,从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整体观点出发,采用模型计算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1967—2006年黑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年均总生产力为1.67×1011kg/年,其中森林、农田、草原和湿地的年均总生产力分别为8.5×1010、4.3×1010、1.3×1010、2.5×1010kg/年;在宽裕型、小康型与富裕型3种消费水平下年均总人口承载力分别为0.85亿、0.72亿和0.63亿。2020、2050、2010年陆地生态系统总生产力分别为2.21×1011、2.32×1011、2.41×1011kg/年;在3种消费水平下总人口承载力分别为1.15、0.98、0.88亿;1.22、1.03、0.94亿;以及1.27、1.07、0.98亿。目前黑龙江省总人口为0.38亿,在富裕型的消费水平下黑龙江省仍有相当程度的粮食输出能力,在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人口承载力分析 [J].
周广胜 ;
袁文平 ;
周莉 ;
郑元润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1) :65-72
[2]   济南市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J].
姚慧敏 ;
张凤荣 ;
张锡金 ;
朱振林 ;
隋学艳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8) :448-452
[3]   黑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高永刚 ;
那济海 ;
顾红 ;
孙守军 ;
董杰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5) :47-50
[4]   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 [J].
孟庆香 ;
刘国彬 ;
常庆瑞 ;
杨勤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2) :135-141
[5]   福建省粮食生产潜力与粮食安全对策 [J].
陈惠 ;
蔡文华 .
中国农业气象, 2006, (03) :175-178+182
[6]   陕北农牧交错带粮食安全分析 [J].
孟庆香 ;
刘国彬 ;
杨勤科 ;
常庆瑞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1) :412-416
[7]   河北省作物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 [J].
黄志英 ;
梁彦庆 ;
葛京凤 ;
张亚卿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5, (02) :93-96
[8]   四川省耕地地力生产潜力及承载力研究 [J].
何毓蓉 ;
周红艺 ;
张保华 ;
宫阿都 .
地理科学, 2004, (01) :20-25
[9]   近百年黑龙江省气候变化特征 [J].
国世友 ;
邹立尧 ;
吴琼 .
黑龙江气象, 2003, (04) :8-11
[10]   中国近45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 [J].
陈隆勋 ;
朱文琴 ;
王文 ;
周秀骥 ;
李维亮 .
气象学报, 1998, (03)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