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在公共利益实现机制中的挑战与创新——基于公共治理框架的视角

被引:48
作者
欧纯智
贾康
机构
[1]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公共利益; 国家责任; 公共治理;
D O I
10.13676/j.cnki.cn36-1030/f.2017.03.003
中图分类号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4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将其作为供给侧以制度供给为引领、提升供给体系绩效和实现更灵活广泛现代化治理的核心工具之一。到目前为止,有关PPP的关注焦点较多集中在经济学框架下的管理、融资、效益和技术层面,而对政治学框架下的社会治理元素包括公平正义、公共利益、国家责任以及公众参与等领域,展开和深入讨论尚显不足。PPP是政府、社会资本和第三方专业机构之间的一种风险分担和收益共享的共赢机制,对接市场且匹配公共政策,有助于追求公共利益的"增进式"最大化。PPP作为合作伙伴关系式的治理工具,通过引进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共同承担国家责任,并形成更充分的公众参与,使公共服务更具回应性、更惠民,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善治之路——构建PPP的有效性与合法性 [J].
欧纯智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1) :57-62
[2]   论分配问题上的政府责任与政策理性(二)——从区分“公平”与“均平”说起 [J].
贾康 .
审计与理财, 2007, (05) :5-6
[3]  
PPP:制度供给创新及其正面效应[N]. 贾康.光明日报. 2015 (015)
[4]  
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之路[M]. 人民出版社 , 贾康, 2015
[5]  
经济等级制、组织与生产的结构[M]. 商务印书馆 , (美) 塔洛克, 2010
[6]  
国际政治经济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皮尔逊 (Pearson, 2006
[7]  
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M]. 中国青年出版社 , (美)威廉姆·A·尼斯坎南(WilliamA.Niskanen, 2004
[8]  
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z)著, 1998
[9]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erspectives on purposes, publicness, and good governance[J] . Derick W.Brinkerhoff,Jennifer M.Brinkerhoff.Public Admin. Dev. . 2011 (1)
[10]  
A threat to tax morale: The case of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policy[J] . Valerie Braithwaite,Eliza Ahmed.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 200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