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工业化与能源消费: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11
作者
吴巧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工业化; 能源消费; 能源强度; 自回归分布滞后方法;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0.04.014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论文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方法(ARDL)与多变量影响模型,分析了中国工业化与不同能源品种消费的关系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强度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能源总体消费是中国工业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就不同能源品种而言,煤炭消费是工业化的充要条件,但油气消费与非化石能源消费只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除了非化石能源消费在短期对工业化具有逆向影响外,其他能源品种消费对工业化都具有直接推动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工业化与能源政策作为影响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对能源强度的降低具有直接推动效应;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但其效果可能被其他变量所取代;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有限,这可能与中国能源领域市场化程度低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66 +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吴巧生 ;
成金华 ;
王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4) :30-37
[3]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4]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 [J].
史丹 .
经济研究, 2002, (09) :49-56+94
[5]  
Research on the energy-saving effect of energy policies in China: 1982–2006[J] . Chaoqing Yuan,Sifeng Liu,Zhigeng Fang,Junlong Wu.Energy Policy . 2009 (7)
[6]   Renewable energy policy and electricity market reforms in China [J].
Cherni, Judith A. ;
Kentish, Joanna .
ENERGY POLICY, 2007, 35 (07) :3616-3629
[7]  
Electricity consumption,employment and real income in Australia:evidence from multivate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2 Narayan,P.K,Smyth,R. Energy Policy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