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气田沉积相类型与岸线控藏特征

被引:5
作者
罗东明
机构
[1]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事业部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滨浅湖相; 岸线控藏; 大牛地气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9.03.01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明确大牛地气田砂体的分布规律及天然气藏南北差异分布的控制因素,对大牛地气田沉积相与气藏控制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内存在大量的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确定大牛地气田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平原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在成藏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岸线控藏规律:岸线控制气源分布,岸线控制砂体分布,岸线控制储层分布及岸线对天然气运移也的一定的控制作用。岸线控藏理论的提出,为大牛地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理论认识和勘探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8+115 +1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勘探前景 [J].
杜灵通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30-32+83
[2]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J].
付锁堂 ;
田景春 ;
陈洪德 ;
侯中健 ;
张锦泉 ;
刘文均 ;
杨华 ;
付金华 ;
范正平 ;
石晓英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36-241
[3]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体系演化与煤成气藏 [J].
汪正江 ;
陈洪德 ;
张锦泉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2) :18-23
[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两类三角洲沉积机理探讨 [J].
何义中 ;
陈洪德 ;
张锦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68-71
[5]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陆源碎屑沉积源区分析 [J].
汪正江 ;
张锦泉 ;
陈洪德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1) :7-12
[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J].
魏红红 ;
彭惠群 ;
李静群 ;
谢正温 ;
漆雕良 .
沉积学报, 1999, (03) :403-408
[7]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何自新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8]  
沉积学.[M].姜在兴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