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针药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效应分析
被引:13
作者:
史晓岚
[1
]
杨帅
[1
]
王元惠
[1
]
张国庆
[2
]
何金森
[3
]
机构:
[1] 上海市江湾医院中医科
[2] 上海市江湾医院统计信息科
[3]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电针;
中药汤剂;
针药结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2 [];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电针、中药、针药结合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各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其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结果:电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28.20±2.42,治疗后为12.50±2.02,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4.72±0.45,治疗后为10.60±1.12,总有效率为7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29.50±12.38)pg/ml,治疗后为(46.36±17.7)pg/ml。中药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0.72±2.47,治疗后为13.30±2.06,总有效率为70.0%;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7±0.60,治疗后为11.17±1.20,总有效率为72.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6.27±11.95)pg/ml,治疗后为(46.56±22.34)pg/ml。针药结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3.67±1.84,治疗后为13.52±1.91,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0±0.75,治疗后为10.12±1.35,总有效率为75.0%;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7.77±20.47)pg/ml,治疗后为(55.13±28.26)pg/ml。3组比较,P>0.05。结论:无论电针或中药汤剂或针药结合对本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三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5364 / 5366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