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线收敛角计算公式及计算精度分析

被引:25
作者
邬熙娟
江国焰
高俊强
机构
[1]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子午收敛角; 经差; 投影带; 坐标方位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26.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赫里斯托夫给出的展开至七次项的公式来近似地计算子午收敛角的真值,分析了随纬度、经差的变化规律;并对近似公式r=sinB·l计算子午收敛角与其真值之间的较差在经差0.5°-3.5°、纬度5°-85°范围进行详细分析,给出了在经差l=3.5°时较差拟合公式。得到如下结论:1)在同一平行圈上(B=常数),经差l愈大, 较差也愈大;2)在同一子午线上(L=常数),点位处在中纬度(25°-55°)时,较差较大;3)在中低纬度(B=5°- 80°),l=3.5°时,公式(4)的计算精度只能达到0.1";l=2.5°时,计算精度达到0.1"-0.01";l=1.5°时,计算精度达到0.01";l=0.5°时,计算精度达到0.001"-0.0001"。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测地主题正反解解算 [J].
施一民 ;
朱紫阳 ;
方胤祺 .
测绘工程, 2003, (01) :9-12
[2]   测地坐标系中大地线的微分方程及微分关系式 [J].
施一民 ;
朱紫阳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40-43
[3]   地球椭球面上另一种形式的测地坐标系的建立 [J].
施一民 ;
冯琰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1) :1282-1285
[4]  
现代大地控制测量.[M].施一民著;.测绘出版社.2003,
[5]  
控制测量学.[M].孔祥元;梅是义主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6]  
现代大地测量学.[M].胡明城;鲁福编著;.测绘出版社.1993,
[7]  
椭球大地测量学.[M].熊 介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88,
[8]  
控制测量学.[M].武汉测绘学院控制测量教研组;同济大学大地测量教研室 编.测绘出版社.1986,
[9]  
工程测量学.[M].李青岳;陈永奇 主编.测绘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