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82井区原油的特征及成因

被引:2
作者
郭建军 [1 ]
陈践发 [2 ]
王义凤 [3 ]
师生宝 [2 ]
苗忠英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中心
[2]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82井区; 原油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塔中I号坡折带塔中82井区原油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包括分子筛合除去正构烷烃分析)来探讨其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原油族组成中饱和烃占绝对优势,而饱和烃中以低碳数正构烷烃为主,C21-/C22+值达1.4~5.4,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极低;甾烷C27—C28—C29呈"V"字型分布,重排甾烷的含量较高;萜烷中三环萜的含量较高而五环萜含量极低,且三环萜以C20或C23为主峰;芳烃中三芳甾烷的含量很低,三芴系列化合物中硫芴含量较高;原油碳同位素较轻,其饱和烃的碳同位素值δ13C<-32.8‰(这些特征有别于塔东2井的寒武系原油);原油的成熟度RO值为0.8%左右。推断塔中82井区的原油可能并非是有机质在高成熟阶段生成的凝析油,而是中等成熟的中—上奥陶统源岩生成的正常原油在成藏后由于寒武系天然气的注入,发生了蒸发分馏作用并运移至目前的储层中再次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770 / 7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塔中地区下奥陶统岩溶风化壳储层特征与勘探领域 [J].
苗继军 ;
贾承造 ;
邹才能 ;
邓述友 ;
苟柱明 ;
宋玉斌 ;
侯向辉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497-500+606
[2]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油气来源与运聚成藏研究 [J].
韩剑发 ;
梅廉夫 ;
杨海军 ;
邬光辉 ;
徐志明 ;
朱光有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3) :426-435
[3]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五 塔中奥陶系大型凝析气田的勘探和发现 [J].
周新源 ;
王招明 ;
杨海军 ;
王清华 ;
邬光辉 .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1) :45-51
[4]   一个典型的寒武系油藏:塔里木盆地塔中62井油藏成因分析 [J].
肖中尧 ;
卢玉红 ;
桑红 ;
潘振中 ;
李毓丰 .
地球化学, 2005, (02) :155-160
[5]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构造特征及勘探领域 [J].
邬光辉 ;
李启明 ;
张宝收 ;
董立胜 ;
张亚光 ;
张欢庆 .
石油学报, 2005, (01) :27-30+37
[6]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原油成因分析 [J].
肖中尧 ;
黄光辉 ;
卢玉红 ;
张秋茶 ;
吴懿 .
沉积学报, 2004, (S1) :66-72
[7]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稠油地球化学研究 [J].
马安来 ;
张水昌 ;
张大江 ;
梁狄刚 ;
王飞宇 .
地质科技情报, 2004, (04) :59-63
[8]   塔里木盆地塔东2油藏形成历史——原油稳定性与裂解作用实例研究 [J].
张水昌 ;
王招明 ;
王飞宇 ;
梁狄刚 ;
肖中尧 ;
黄海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25-31
[9]   分子化石与塔里木盆地油源对比 [J].
张水昌 ;
梁狄刚 ;
黎茂稳 ;
肖中尧 ;
何忠华 .
科学通报 , 2002, (S1) :16-23
[10]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 [J].
梁狄刚 ;
张水昌 ;
张宝民 ;
王飞宇 .
地学前缘, 2000, (04) :5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