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改背景下产业园区供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24
作者
吴鸣 [1 ]
任学婧 [2 ]
周丹 [3 ]
苏剑 [1 ]
寇凌峰 [1 ]
梁惠施 [1 ]
机构
[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多能互补; 源—储—荷; 容量优化配置; 产业园区供电系统; 日前分时电价; 需求侧响应; 电力需求弹性矩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2 [输配电技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产业园区作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试点,利用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来替代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模式是其供电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开展了产业园区供电系统规划中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优化配置问题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多能互补、源—储—荷协调互动和基于日前分时电价的需求侧响应对于容量优化配置方案的影响。为了表征多能互补特性,提出了分布式电源供电电量不足比和分布式电源供电不足小时数比两个指标。在需求侧响应建模时,针对利用电力需求弹性矩阵建模存在着电量转移不平衡及需求侧过度响应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需求侧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总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的产业园区供电系统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与模式搜索算法相结合的组合型智能算法对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利用典型算例对提出的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1] Real-time electricity pricing mechanism in China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J] . Yongxiu He,Jixiang Zhang.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 2015
  • [12] 智能电网述评
    余贻鑫
    栾文鹏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34) : 1 - 8
  • [13] 风光互补混合供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
    杨琦
    张建华
    刘自发
    夏澍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17) : 86 - 90
  • [14] 智能电网技术综述
    陈树勇
    宋书芳
    李兰欣
    沈杰
    [J]. 电网技术, 2009, 33 (08) : 1 - 7
  • [15] 零售端电力市场中的电量电价弹性矩阵
    秦祯芳
    岳顺民
    余贻鑫
    陈文斌
    王绍绵
    卜祥志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05) : 16 -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