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与固碳潜力分析

被引:9
作者
周金霖
黄阳
陈佳婧
王龙昌
机构
[1] 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重庆市; 农田土壤有机碳; 固碳潜力; GIS技术;
D O I
10.13671/j.hjkxxb.2015.0092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区域土壤有机碳库、固碳潜力的估算,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78—1979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7—2011年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数据,并结合大量前人调研资料和田间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与比较分析.同时,采取土壤类型法估算了重庆市农田土壤碳库储量和碳密度;基于GIS分析了重庆市农田土壤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对30年来各区县农田土壤碳量变化趋势进行拟合分析,估算了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碳库总储量为233.54×106t,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3.08 kg·m-2;渝西南、渝东北和渝东南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长江干流沿岸及附近低山丘陵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重庆市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约为30.82 Tg(以C计),农田土壤单位面积固碳潜力平均值为6.71 t·hm-2.
引用
收藏
页码:3647 / 36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农田固碳措施对温室气体减排影响的研究进展 [J].
石岳峰 ;
吴文良 ;
孟凡乔 ;
王大鹏 ;
张志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1) :43-48
[2]  
Perspectives on studies on soil carbon stocks and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China[J]. Pete SMITH.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1(35)
[3]   湖南省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陈仕栋 ;
方晰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 (05) :146-151+160
[4]  
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Ⅱ土壤固碳潜力估算[J]. 梁二,蔡典雄,代快,张丁辰,冯宗会,刘爽,王燕,王小彬.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06)
[5]   基于GIS的安徽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J].
程先富 ;
谢勇 .
地理科学, 2009, 29 (04) :540-544
[6]   基于ArcGIS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计算 [J].
雷能忠 ;
黄大鹏 ;
王心源 ;
杨良华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1) :1740-1743
[7]   基于1∶100万土壤数据库的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研究 [J].
于东升 ;
史学正 ;
孙维侠 ;
王洪杰 ;
刘庆花 ;
赵永存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279-2283
[8]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及其固碳潜力 [J].
韩冰 ;
王效科 ;
欧阳志云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4) :6-11
[9]   重庆市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J].
黄雪夏 ;
倪九派 ;
高明 ;
魏朝富 ;
谢德体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1) :54-58
[10]   重庆市脆弱生态环境成因及分区分析 [J].
沈兴菊 ;
陈治谏 ;
张金山 ;
蒋莉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12) :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