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关系的初探

被引:17
作者
潘洪密 [1 ]
吴兑 [1 ,2 ,3 ]
李菲 [3 ]
刘健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2] 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
[3]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颗粒物; 能见度; 相对湿度; 相关性;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70601 ;
摘要
采用番禺大气成分站2007—2013年的能见度、颗粒物(PM1、PM2.5、PM10)及番禺气象局站的相对湿度(RH)资料,对颗粒物7年来的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以RH为标准,将能见度和颗粒物数据分为RH≥90%、80%<RH<90%和RH≤80%3个部分,并以相关系数(R2)为判断标准,分别对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10、PM2.5、PM1多年日平均值分别为56.6、43.0、38.5μg/m3,颗粒物值旱季高于雨季。当RH≤80%时,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最好,R2大小顺序为:PM10(0.47)<PM2.5(0.57)<PM1(0.58);当80%<RH<90%时,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次之,分别为PM10(0.4)<PM2.5(0.46)<PM1(0.49);当RH≥90%时,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灰霾天气研究进展 [J].
吴兑 ;
廖碧婷 ;
陈慧忠 ;
吴晟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2) :248-264
[2]   粤港细粒子(PM2.5)污染导致能见度下降与灰霾天气形成的研究 [J].
吴兑 ;
刘啟汉 ;
梁延刚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碧婷 ;
陈慧忠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11) :2660-2669
[3]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 [J].
吴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2) :257-269
[4]   珠三角2009年11月严重灰霾天气过程分析 [J].
吴兑 ;
吴晟 ;
陈欢欢 ;
廖碧婷 ;
邓涛 ;
谭浩波 ;
李海燕 ;
陈慧忠 ;
范绍佳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50 (05) :120-127
[5]   粗粒子气溶胶远距离输送造成华南严重空气污染的分析 [J].
吴兑 ;
吴晟 ;
李菲 ;
陈欢欢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4) :540-545
[6]   穗港晴沙两重天——2010年3月17—23日珠三角典型灰霾过程分析 [J].
吴兑 ;
吴晟 ;
李海燕 ;
陈欢欢 ;
邓涛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4) :695-703
[7]   Model 6000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性能评估及数据订正 [J].
谭浩波 ;
陈欢欢 ;
吴兑 ;
邓雪娇 ;
邓涛 ;
李菲 ;
赵晓利 ;
毕雪岩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6) :687-693
[8]   1951—2005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变化 [J].
吴兑 ;
吴晓京 ;
李菲 ;
谭浩波 ;
陈静 ;
曹治强 ;
孙弦 ;
陈欢欢 ;
李海燕 .
气象学报, 2010, 68 (05) :680-688
[9]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1-6
[10]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黄健 .
气象学报, 2006, (04) :510-51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