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动产担保的新路径探索(下)

被引:7
作者
云晋升
彭诚信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
动产担保; 抵押; 让与担保; 信托; 所有权保留;
D O I
10.19375/j.cnki.31-2075/d.2018.01.012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动产抵押制度作为我国法定的非占有式担保亟待完善,其一方面无法回应实践中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未能顺应动产担保改革的国际潮流。国内反复出现的让与担保反映出当事人降低担保物变现成本的需求,域外法中的信托制度显示出其在保护资金方面的优势。尽管让与担保与信托制度较我国动产抵押制度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但因其缺乏公示性以及与现有制度不相融合等原因,让与担保与信托制度均无法替代我国现有的动产抵押制度。在有益功能的实现方式上,既有制度的继续改良优于引进让与担保与信托制度。我国的动产担保应致力于完善现有的动产抵押制度,通过借鉴美国UCC第9编等先进经验,并结合让与担保制度及信托制度的有益启示,应在动产抵押的公示登记、功能化路径、价金识别、实现程序等方面进行改良。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抵押权概念的演变及其法体系效应 [J].
董学立 .
法商研究, 2017, 34 (05) :82-89
[2]  
担保物权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程啸, 20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 2016
[4]  
破产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韩长印, 2016
[5]  
民法中的意思自治与信赖保护[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龙俊, 2016
[6]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 2015
[7]  
信托法原理与判例[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何宝玉, 2013
[8]  
担保论[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美) 万安黎 (Riles, 2013
[9]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2013] 皖民二终字第00261号判决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