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权概念的演变及其法体系效应

被引:22
作者
董学立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抵押权; 动产抵押; 法体系效应; 一元化;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7.05.028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抵押权概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抵押权即不动产抵押权"阶段、"抵押权即不动产与限定动产抵押权"阶段和"抵押权即不动产与不限定动产抵押权"阶段。抵押权作为担保物权制度之王,其内涵与外延的演变必然引致担保物权法的体系效应:"抵押权即不动产抵押权"或者引致非典型动产担保物权的法外存在,或者引致动产担保物权法的特别立法;"抵押权即不动产与限定动产抵押权"不可避免地导致不同动产担保物权类型之间同类制度的重复、不一致甚或矛盾;"抵押权即不动产与不限定动产抵押权"则足可以将其他动产担保物权类型如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吸收性消灭。抵押权概念演变的实质是可抵押动产范围的不断扩大,其法体系效应的最终结局是动产担保物权体系一元化立法模式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民法物权论.[M].谢在全;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2]  
物权法(草案)参考.[M].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
[3]   也论“新类型担保的法律定位”——与陈本寒教授商榷 [J].
董学立 .
法治研究, 2015, (04) :25-33
[4]   我国意定动产担保物权法的一元化 [J].
董学立 .
法学研究, 2014, 36 (06) :99-115
[5]   也论“后让与担保”——与杨立新教授商榷 [J].
董学立 .
中国法学, 2014, (03) :288-304
[6]   新类型担保的法律定位 [J].
陈本寒 .
清华法学, 2014, 8 (02) :8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