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对策

被引:6
作者
周兴熙
机构
[1]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早古生代; 碳酸盐岩; 勘探方针; 网络; 油气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的油气藏的宏观外部形态似为层状或块状,实际其内部结构是由断裂和裂缝把孔、洞(多为溶蚀孔、洞)连接起的储集空间系统中网络状的油气聚集。具有超常的非均质性,因而在油气富集区带之内、在油气田之内打出一些低产井、产水井,不要轻易否定区带的资源潜能,放弃勘探。注重保护油层技术,是实现高产的关键。大型的酸化压裂对油气层改造,是获得高产并稳产的另一关键。以这种概念和观点才能客观地认识这一领域的油气资源前景和做出正确的勘探决策,尽快探明大油气田。在现有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在这个领域中可以划分出5个主要的成藏组合、11个有利的成藏区、16个有利的勘探区带,其中轮南、塔中、英买力以及塔河是当前最现实、最有利的勘探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85 / 488+444 +4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塔河油田性质和塔里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方向 [J].
张抗 .
石油学报, 2001, (04) :1-6+9
[2]   初论碳酸盐岩网络状油气藏──以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潜山油气藏为例 [J].
周兴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3) :5-8+109
[3]   塔河油田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24-28+36
[4]  
塔里木盆地轮南潜山岩溶及油气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顾家裕,周兴熙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