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及邻区晚二叠统吴家坪碳酸盐缓坡沉积

被引:10
作者
张帆
文应初
强子同
王生海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勘探系
关键词
碳酸盐缓坡; 碳酸盐台地; 生物礁; 晚二叠世;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1.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四川及邻区上二叠纯吴家坪组石灰岩属于碳酸盐缓坡沉积,与北、东及东北方向的同期盆地相沉积渐变过渡;在西南近滨地区发育浅水高能带,与同期龙潭组陆源沉积过渡,形成特殊的陆源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由于持续的海侵及碳酸盐的快速沉积作用,碳酸盐缓坡逐渐向台地转化。最终形成该区晚二叠晚期的碳酸盐台地。吴家坪碳酸盐缓坡的古地理控制着该区上二叠统不同类型生物礁油气藏的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四川及邻区晚二叠世沉积作用及沉积盆地的发展 [J].
强子同 ;
文应初 ;
唐杰 ;
沈照国 .
沉积学报, 1990, (01) :79-90
[2]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的分布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陈季高 ;
赵献文 ;
张荫本 .
天然气工业, 1985, (02) :10-18+5
[3]   四川上二叠统老龙洞生物礁及其成岩作用 [J].
强子同 ;
郭一华 ;
张帆 ;
严传太 ;
郑家凤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1) :82-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