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蔡家川林场森林质量评价

被引:28
作者
王乃江 [1 ]
张文辉 [1 ]
同金霞 [1 ]
范少辉 [2 ,3 ]
陆元昌 [2 ]
Callie Jo Schweitzer [4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3]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4] 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站
关键词
森林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次生林;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综合考虑林分结构、群落演替特征和林地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方法,以陕西延安市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例,构建天然次生林森林质量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得到油松林、辽东栎林、白桦林、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油松-白桦混交林和辽东栎-白桦混交林的综合质量评分值。结果表明:采用森林结构、演替趋势和林地生产力3大类8个评价指标(郁闭度、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枯枝落叶厚度、乔木蓄积量、灌草生物量、幼苗数量及优势种幼树幼苗与乔木数量之比)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该地区次生林质量状况,森林结构对森林质量影响较大,群落演替状况次之,林地生产力影响较小,评价指标对森林质量的贡献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分郁闭度0.3562,枯枝落叶厚度0.2116,优势种幼树幼苗与乔木数量之比0.1305,均匀度0.1058,乔木蓄积量0.0826,物种丰富度0.0644,幼苗数量0.0372,灌草生物量0.0118;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10多年来,蔡家川林场林分综合得分值28.0~92.2,接近一半的森林处于较好水平,质量差和较差的林分极少,油松、辽东栎及油松-辽东栎天然次生林质量相对较好,林分综合得分值65~73,而白桦林、辽东栎-白桦混交林和油松-白桦混交林的林分质量较差,综合评分值均低于60.00;该评价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解决森林质量评价中的量化问题,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可以在黄土高原其他地区的次生林质量评价中借鉴和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数量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金屯著, 2004
[12]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功能数量评价 [J].
康永祥 ;
陈亚萍 ;
莫春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7) :35-39
[13]   江河源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问题 [J].
任广鑫 ;
王得祥 ;
杨改河 ;
冯永忠 ;
温秀卿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9-13
[14]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一般性途径探讨 [J].
陈高 ;
邓红兵 ;
王庆礼 ;
代力民 ;
郝占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6) :995-999
[15]   兰州地区森林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模型的研究 [J].
马剑英 ;
王刚 ;
任珺 ;
贾戎 .
草业学报, 2003, (01) :99-103
[16]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方向 [J].
马克明 ;
孔红梅 ;
关文彬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1, (12) :2106-2116
[17]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J].
毕晓丽 ;
洪伟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1, (02) :122-124+126
[18]   林业生态环境评价原理和内容的探讨 [J].
张银龙 ;
薛建辉 .
农村生态环境, 1999, (02) :61-65
[19]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区植被恢复演替 [J].
朱志诚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3, (01) :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