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的上海郊区地下水氮素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4
作者
黄秀梅
申广荣
周培
机构
[1] 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关键词
L-THIA模型; 氮素含量; 非点源污染; DNDC; 桃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3 [地下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上海郊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定量分析预测农业生产过程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是有效控制地下水污染的重要环节。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果园村的桃园为研究对象,借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DNDC)和长期水文影响评价模型(L-THIA),基于连续观测数据,详细分析了农业生产过程中氮素造成的非点源污染,特别是对周边地表、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水总氮均值达6.34mg·L-1,远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2.0mg·L-1);地下水中总氮均值达16.85mg·L-1,远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2.0mg·L-1)。约有20%采样点硝态氮含量属于地下水Ⅴ类(>30mg·L-1)。野外检测数据表明,该区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均严重超标,不宜饮用。模型分析显示,水体污染源主要来自桃园生产中施用的肥料,其中就模拟结果的数值可以得出,大约年农田氮输入量的1.7%通过土壤径流进入地表水,约3.5%经过土壤渗漏进入地下水,实测地下水中氮含量占桃园总氮输入量的5.8%。因此,合理调整施肥措施和施肥结构是减少土壤-水体中氮素污染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78 / 13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中国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 测绘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1992
[12]  
桃艺新探[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庄恩及编著, 1992
[13]  
A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nine soil organic matter models using datasets from seven long-term experiments[J] . P. Smith,J.U. Smith,D.S. Powlson,W.B. McGill,J.R.M. Arah,O.G. Chertov,K. Coleman,U. Franko,S. Frolking,D.S. Jenkinson,L.S. Jensen,R.H. Kelly,H. Klein-Gunnewiek,A.S. Komarov,C. Li,J.A.E. Molina,T. Mueller,W.J. Parton,J.H.M. Thornley,A.P. Whitmore.Geoderma . 1997 (1)
[14]   太湖流域浙西区不同土地类型的面源污染产出 [J].
李恒鹏 ;
刘晓玫 ;
黄文钰 .
地理学报, 2004, (03) :401-408
[15]   用RothC-26.3模型模拟玉米连作下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的影响 [J].
杨学明 ;
张晓平 ;
方华军 ;
朱平 ;
任军 ;
王立春 ;
梁爱珍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11) :1318-1324
[16]   南汇区土壤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J].
龚宗浩 .
上海农业科技, 2003, (02) :12-12
[17]   于桥水库流域地表水非点源N时空变化特征 [J].
李俊然 ;
陈利顶 ;
傅伯杰 ;
张淑荣 ;
李广清 .
地理科学, 2002, (02) :238-242
[18]   利用农业土壤固定有机碳——缓解全球变暖与提高土壤生产力 [J].
杨学明 .
土壤与环境, 2000, (04) :311-315
[19]   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 [J].
李长生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45-350
[20]   广东省东江流域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规律研究 [J].
李定强 ;
王继增 ;
万洪富 ;
邓南荣 ;
刘平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