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高危因素

被引:10
作者
杨志寅
魏广和
张作记
隋允南
戚厚兴
崔立谦
机构
[1]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室
[2]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行为医学研究室
[3]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统计学教研室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猝死; 高危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猝死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确诊为 AMI的住院患者 ,其中 AMI猝死组 94例 ,AMI非猝死组 (包括住院期间非猝死性死亡及存活者 ) 6 0 9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等 80多项指标均给以统计和分析。结果 两组分析比较 :情绪应激、高血压、脑卒中史、梗死时有心衰、梗死时有休克或低血压、心率偏慢、QRS低电压、心室复极指标异常、高血糖、高脂血症、室内传导阻滞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最高危险因素是心肌梗死有心室复极异常、左室功能减低、室性心律失常 ,并伴有严重情绪应激。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负性情绪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冠脉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张作记
    王长谦
    崔立谦
    孙树印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9, (03) : 29 - 31
  • [2] 急性心肌缺血QT离散度变化与室速室颤的关系
    魏广和
    吾柏铭
    高岚
    陈建昌
    洪小苏
    余永水
    [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9, (08) : 360 - 362
  • [3] 心脏性猝死高危因素的识别
    杨志寅
    杨守敬
    [J].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8, (01) : 94 - 97
  • [4] 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调查
    陈建平
    顾卫平
    卢尔滨
    杨丽春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 (03) : 17 - 18
  • [5] 心脏性猝死
    陈新
    [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 (01) : 5 - 8
  • [6] QT变量在诊断冠心病及其预后中的应用研究
    杨志寅,陈鹤秀,张作记,于世鹏,戚厚兴,隋云南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5, (02) : 62 - 65+111
  • [7] 急性心肌梗塞J-Tc间期延长与住院期猝死的关系
    于世鹏
    杨志寅
    戚厚兴
    李士玉
    高东升
    梁衍舜
    [J]. 心电学杂志, 1993, (01) : 54 - 55
  • [8] 冠心病的猝死原因分析
    杨志寅
    陈耀生
    胡传钢
    许程鹏
    廖承华
    戚琳
    曹健
    王光三
    杨守亭
    高东升
    郭桂兰
    王昆
    李丽
    [J]. 新医学, 1984, (10) : 515 - 516
  • [9] Organpathologische Ursachen des akuten Sporttodes[J] . Christoph Raschka,Markus Parzeller,Manfred Kind.Medizinische Klinik . 199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