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济洲河段河道整治与稳定分析

被引:7
作者
徐锡荣 [1 ]
管捷 [1 ]
张少杰 [2 ]
陈红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2] 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
关键词
长江新济洲河段; 河道整治; 河相关系; 河道稳定; 水沙数学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TV85 [治河方法(河道整治)];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081504 ;
摘要
位于南京城市上游的长江新济州汊道段的整治工程正在实施。由于新济州汊道段河道历来多变,近10多年来对于该汊道段的整治方案一直存在争议,其焦点主要在于其整治方案中中汊封堵工程对河道稳定的影响。河道河相关系是表征河道稳定特性的重要参数,借助于该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成果,从整治方案实施前后的河相关系变化出发,进行河段整治稳定分析,从而对中汊封堵方案的合理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封堵中汊整治方案,新生洲左汊河道泥沙更容易产生落淤,对新生洲右汊河道稳定影响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新济洲汊道演变与整治 [J].
徐锡荣 ;
臧英平 ;
仲跻文 ;
王新泉 ;
唐亮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4) :373-377
[2]   山地河流的河相关系及其变化趋势——以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云南河段为例 [J].
王随继 ;
魏全伟 ;
谭利华 ;
闵石头 ;
冉立山 .
山地学报, 2009, 27 (01) :5-13
[3]   滇西北纵向岭谷区并流三江河相关系研究 [J].
魏全伟 ;
王随继 ;
谭利华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 (04) :40-45
[4]   西江界首段的河相关系研究 [J].
黄鹏 ;
张绪进 .
山西建筑, 2008, (05) :362-363
[5]   1960年以来渭河下游河道的自动调整作用 [J].
邓安军 ;
郭庆超 ;
王建文 .
水利水电技术, 2007, (04) :16-19+47
[6]   西江(桂梧段)优良河段及其河相关系分析研究 [J].
姜继红 ;
冯宏琳 ;
张玮 ;
廖鹏 .
水运工程, 2006, (02) :70-73
[7]   塔里木河干流的河床演变特点 [J].
王延贵 ;
胡春宏 ;
周文浩 ;
朱毕生 .
水利学报, 2003, (12) :27-33
[8]   20世纪的河床演变学 [J].
周志德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3, (03) :62-67
[9]   马尾河河道冲淤分析及疏浚整治方案研究 [J].
赵木林 ;
黄承杰 .
广西水利水电, 2000, (02) :78-81+87
[10]  
河流动力学概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邵学军,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