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北辉绿岩墙(床)群及二道沟组玄武岩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23
作者
宋彪 [1 ]
乔秀夫 [2 ]
机构
[1]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二道沟组; 辽宁铁岭; 锆石; 玄武岩; 辉绿岩; U-Pb;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P597.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辽东半岛北部铁岭市泛河流域位于郯庐断裂北段,归属于中朝板块华北块体的东北端。此地区发育巨厚的玄武岩(二道沟组)及辉绿岩墙(床)群,过去认为系中元古代时期的基性岩浆活动。对玄武岩及辉绿岩锆石SHRIMP年龄测定,获得二道沟组玄武岩喷发定位的时间在古近纪始新世((36.4±1.8)Ma);辉绿岩浆侵位结晶时间为晚白垩世((93.5±1.4)Ma)。辽北基性岩岩浆定位年龄明确显示,分割中朝板块内部华北块体与胶辽朝块体的北部边界——郯庐断裂北段在晚白垩世处于东西向伸展拉张构造环境,导致辉绿岩侵位;古近纪发育了近南北向的拉张构造,伸展作用进一步发展,形成二道沟组巨厚玄武岩。新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不支持辉绿岩及二道沟组玄武岩形成年代为中元古代的传统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6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朝板块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柱与构造环境新思考 [J].
乔秀夫 ;
高林志 ;
张传恒 .
地质通报, 2007, (05) :503-509
[2]   华北青白口系下马岭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J].
高林志 ;
张传恒 ;
史晓颖 ;
周洪瑞 ;
王自强 .
地质通报, 2007, (03) :249-255
[3]   试论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其性质 [J].
吴根耀 ;
梁兴 ;
陈焕疆 .
地质科学, 2007, (01) :160-175
[4]   锆石SHRIMP年龄测定数据处理时系统偏差的避免——标准锆石分段校正的必要性 [J].
宋彪 ;
张拴宏 ;
王彦斌 ;
赵越 .
岩矿测试, 2006, (01) :9-14
[5]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初期镁铁质岩浆事件的锆石U-Pb定年 [J].
柳永清 ;
高林志 ;
刘燕学 ;
宋彪 ;
王宗秀 .
科学通报 , 2005, (22) :2514-2521
[6]   辽东半岛南部三叠纪辉绿岩中发现新元古代年龄锆石 [J].
杨进辉 ;
吴福元 ;
张艳斌 ;
张旗 ;
S.A.Wilde .
科学通报, 2004, (18) :1878-1882
[7]   华北块体、胶辽朝块体与郯庐断裂 [J].
乔秀夫 ;
张安棣 .
中国地质, 2002, (04) :337-345
[8]   中朝板块元古宙板内地震带与盆地格局 [J].
乔秀夫 .
地学前缘, 2002, (03) :141-149
[9]   华北中新元古代及早古生代地震灾变事件及与Rodinia的关系 [J].
乔秀夫 ;
高林志 .
科学通报, 1999, (16) :1753-1758
[10]   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 [J].
乔秀夫 ;
宋天锐 ;
高林志 ;
彭阳 ;
李海兵 ;
高劢 ;
宋彪 ;
张巧大 .
地质学报, 1994, (01) :16-3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