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Fe(Ⅲ)化合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

被引:13
作者
毛俐 [1 ]
刘丽敏 [2 ]
刘延成 [1 ]
陈振锋 [1 ]
刘华钢 [2 ]
梁宏 [1 ]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苦参碱; 广豆根; 金属化合物; 抗肿瘤活性;
D O I
10.16088/j.issn.1001-6600.2008.02.019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以广西主产中药广豆根的抗肿瘤活性成份苦参碱为天然活性配体,与Fe(Ⅲ)反应得到黄色的离子型苦参碱Fe(Ⅲ)化合物[H-Matrine][FeCl4],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其晶体结构,并通过MTT法对苦参碱配体及其Fe(Ⅲ)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苦参碱配体,化合物对肾癌7860、肝癌BEL7404、结肠癌HCT116、结肠癌LOVO、鼻咽癌CNE1等肿瘤株的抑制活性明显增强,其中对肝癌细胞BEL7404和结肠癌细胞HCT116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MTT法在非小细胞肺癌优化治疗方案中的应用 [J].
张翠卿 ;
唐东平 ;
佐传田 ;
祝家兴 ;
贺海平 .
现代肿瘤医学, 2007, (11) :1566-1568
[2]   MTT法检测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对苦参素注射液的药物敏感性 [J].
朱艳琴 ;
鲁光华 ;
徐玉芳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6, (10) :1278-1279
[3]   [Mg(H-Sulf)(H2O)5](H-Sulf)·5H2O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谱学表征 [J].
康澍 ;
陈振锋 ;
梁宇宁 ;
李冬青 ;
梁宏 ;
FUN Hoongkun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68-72
[4]   中药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J].
李英华 ;
吕秀阳 ;
刘霄 ;
柳叶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16) :1309-1313
[5]   [Co(C7H7N4S)2](ClO4)的制备、表征和抗肿瘤活性 [J].
黄凌 ;
陈振锋 ;
梁宇宁 ;
徐庆 ;
梁宏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64-67
[6]   非铂类金属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J].
徐刚 ;
崔玉波 ;
崔凯 ;
苟少华 .
化学进展, 2006, (01) :107-113
[7]   SRB法与MTT法细胞计数应用比较 [J].
周思朗 ;
屈艳妮 ;
张健 ;
汪森明 ;
张积仁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5, (17) :2615-2617+2620
[8]   河南马桑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测定 [J].
张雁冰 ;
魏爱卿 ;
李玲 ;
王桂红 ;
韩华云 ;
刘宏民 .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 (03) :95-96+100
[9]   中药研究的新学说——中药配位化学 [J].
刘文胜 ;
罗维早 ;
张志荣 ;
殷恭宽 .
华西药学杂志, 2001, (04) :293-294
[10]   HPLC法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J].
马长华 ;
曹天海 ;
不详 .
药物分析杂志 , 2000, (06) :40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