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研究中感性视角的彰显与价值

被引:8
作者
刘谦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关键词
家庭研究; 感性视角; 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家庭作为感性的生活世界,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将个性、情感、劳动、创造物凝结融合形成人的心灵港湾,它展演着人植根于性生殖与身体的天然联系,以及作为个体的人的切实需求与关照。家庭场域下的实践与次级社会群体场域下的人的实践相比,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交换的短途性、身体的基础性与指向的个体性。这三个特点共同指向的感性生活世界,在以往理性审视的基础上,还需要得到更富有感性色彩的关照。因此,家庭研究需要从家庭作为感性生活世界的特质出发寻求更为适宜的研究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当代哲学与新的启蒙 [J].
江怡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3) :23-29+191
[3]   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趋势和最新发现 [J].
马春华 ;
石金群 ;
李银河 ;
王震宇 ;
唐灿 .
社会学研究, 2011, 25 (02) :182-216+246
[4]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综述 [J].
张应祥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7, (06) :133-143
[6]  
身体与社会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 希林, 2010
[7]  
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少杰, 2009
[8]  
实践理性[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法) 布尔迪厄, 2007
[9]  
性经验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 2005
[10]  
康德著作全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德)康德(ImmanuelKant)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