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沱砂岩——南华大冰期前气候转冷的沉积记录

被引:45
作者
冯连君
储雪蕾
张同钢
黄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新元古代; 扬子地台; 莲沱组; 化学蚀变指数; 寒冷气候; 古城(江口)冰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 [外力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湖北宜昌地区出露的莲沱组中上部细屑岩的化学蚀变指数(CLA)介于60~70之间,表明是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沉积的。比较莲沱组与板溪群中下部沉积岩的主化学成分和 CIA 值表明,板溪群源区遭受过强烈的化学风化,相应的古气候是温暖湿润的,而莲沱组源区化学风化弱,可见两者形成时的古气候环境明显不同。根据 CIA 值推测,地层层序上莲沱组位于板溪群的中上部,莲沱砂岩的 CIA 研究表明南华大冰期前全球气候已经从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CIA 值继续降低预示着全球性的冰期到表,不久就发生了"雪球地球"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387 / 23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南华-震旦系界线的锆石U-Pb年龄 [J].
储雪蕾 ;
WolfgangTodt ;
张启锐 ;
陈福坤 ;
黄晶 .
科学通报, 2005, (06) :600-602
[2]   湘西北南华系渫水河组寒冷气候成因的新证据 [J].
冯连君 ;
储雪蕾 ;
张启锐 ;
张同钢 ;
李禾 ;
姜能 .
科学通报, 2004, (12) :1172-1178
[3]   沧水铺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南华系”底界新证据 [J].
王剑 ;
李献华 ;
T.Z.Duan ;
刘敦一 ;
宋彪 ;
李忠雄 ;
高永华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6) :1726-1731
[4]   南华系底界与古城冰期的年龄:SHRIMP Ⅱ定年证据 [J].
尹崇玉 ;
刘敦一 ;
高林志 ;
王自强 ;
邢裕盛 ;
简平 ;
石玉若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6) :1721-1725
[5]   扬子区震旦纪地层序列和南、北方震旦系对比 [J].
薛耀松 ;
曹瑞骥 ;
唐天福 ;
尹磊明 ;
俞从流 ;
杨杰东 ;
不详 .
地层学杂志 , 2001, (03) :207-216+234
[6]   龙胜地区镁铁质侵入体: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葛文春 ;
李献华 ;
李正祥 ;
周汉文 .
地质科学, 2001, (01) :112-118
[7]   板溪群和莲沱组对比问题与震旦/前震旦界限 [J].
林树基 .
贵州地质, 1995, (01) :23-29
[8]  
New evidence of deposition under cold climate for the Xieshuihe Formation of the Nanhua System in northwestern Hunan, China[J] . Lianjun Feng,Xuelei Chu,Qirui Zhang,Tonggang Zhang,He Li,Neng Jiang.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