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湿热证模型的制作

被引:5
作者
赖名慧 [1 ]
刘友章 [2 ]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动物模型; 湿热证; 豚鼠; 实验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研究制作实验性多发性肌炎湿热证模型的方法。方法:将45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即实验性肌炎组)与湿热组,每组15只。对照组利用家兔骨骼肌匀浆加弗氏完全佐剂为免疫原皮下注射豚鼠,湿热组除上述多次免疫豚鼠外,并结合湿热证造模(肥甘饮食、湿热环境及病原微生物等复合因素)的方法,形成多发性肌炎湿热证模型。观察各组动物其在一般情况、血清肌酶、光镜、电镜方面的改变。结果:发现湿热组在临床表现、血清肌酶及骨骼肌、肺、肝组织的病理改变与人类湿热型的多发性肌炎相近。结论:提示该模型可作为研究人类多发性肌炎湿热证的一个手段,为人类肌炎中医证型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温病湿热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J].
廖荣鑫 ;
周福生 .
浙江中医杂志, 2006, (10) :613-615
[2]   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并发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分析 [J].
饶志华 .
现代医药卫生, 2006, (04) :531-532
[3]   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J].
吕冠华 ;
劳绍贤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03) :231-235
[4]   血管因素在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J].
王敏 ;
贾建平 ;
笪宇威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 (06) :385-388
[5]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草案) [J].
林懋贤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4, (05) :317-319
[6]   中医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实验的研究 [J].
王瑾 ;
陈宜鸿 ;
赵志玲 .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2, (04) :209-211
[7]   湿热证缠绵难愈的病理机制探讨 [J].
吴智兵 ;
彭胜权 ;
林培政 ;
钟嘉熙 ;
舒彤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01) :24-26
[8]   实验性肌炎动物模型制作的研究 [J].
赵红东 ;
陈祖舜 ;
沈鸣九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0, (05) :275-277+321
[9]   多发性肌炎中药治疗的实验研究 [J].
储旭华 ;
侯熙德 .
中国医药学报, 1998, (01) :12-14+79